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NursRxiv20200528001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疼痛程度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2019年3月—9月河南省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和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进行问卷调查,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RHDS总分为(94.17±8.56)分,处于偏高水平,3个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个人状态,其次是预期性支持,最后是适应能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院时NRS评分为(6.10±0.30)分,为中度疼痛;出院前4 h NRS评分为(1.70±0.50)分,为轻度疼痛;出院前4 h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2,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RHD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与患者出院前4 h的NR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较高水平,出院前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处于较低水平,二者呈负相关。医护人员应积极关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帮助其减轻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5260002
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了解尿潴留穴位按摩的选穴配伍规律,为尿潴留患者的穴位按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尿潴留”“穴位按摩”“穴位按压”“穴位按揉”为关键词,从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知网等数据库中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进行穴住频次描述性分析和选穴规律关联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56篇,包含53个穴位,针对人群多为产科、肛肠外科和骨外科的患者;最常见的选穴依次为关元穴(17.70%),中极穴(17.44%),气海穴(15.12%),三阴交(10.98%),足三里(5.94%),阴陵泉(3.75%),利尿(3.49%),石门(3.10%)。不同基础疾病的尿潴留患者应用穴位配伍未见明显特异性。结论 产科、肛肠外科、骨外科患者是常见的尿潴留穴位按摩人群,关元穴、中极穴、气海穴等是穴位按摩治疗尿潴留的常用穴位。选穴思路体现了“近取下腹部腧穴,循经远取下肢腧穴”,但并未突出辨病取穴。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40
摘要:本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大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护理实践,包括:①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指挥中心,实施“三圈层”管理;②扩建发热门诊,合理划分区域;③进行合理人力资源分配;④制定标准化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实施三级预检分诊;⑤对就诊患者实施疫情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宣教,提供帮助及心理护理。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99
摘要:医院普通病区整体布局单一,防护物资相对匮乏,病区内的医护人员缺乏应急防护知识及能力,加之大多数患者的防护意识淡薄,可能导致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风险增高。普通病区应加强科室网格化管理,强化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风险意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积极预防普通病房交叉感染。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202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透析中心的应急管理实践,包括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制定应急管理预案,强化医护人员自身管理,加强透析患者三级防控工作,加强患者及家属健康管理与宣教,加强普通透析区域的消毒管理,强化特殊患者的防控管理,以期为血液透析中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参考。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213
摘要:肿瘤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更高的易感性,感染后病情重,预后差。肿瘤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增加了疑似病例的筛查难度。本文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肿瘤内科的感染管理措施,从工作人员、患者、环境、工作流程、应急预案、临床路径优化等方面进行感染防控和总结。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214
摘要:通过建立卒中病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控管理体系,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为精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参考依据。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215
摘要: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体验,为护理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提高应对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进行视频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工作体验的研究共提炼出4个主题:感染风险、身心负荷、应对能力、改进建议。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心理及身体负荷大、应对能力不足、培训需求强烈的情况。护理管理者应完善心理干预制度,储备专业化应急护理团队,增加跨科培训及规范化应急演练,运用磁性管理,实施正向激励,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217
摘要:目的探讨紧急异地救援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士的心理体验与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批医疗队驰援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12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访谈归纳为3个主题:救援护士工作中的负性心理体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应对技巧。结论紧急异地救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应加强对护士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积极开展疾病及应急救护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218
摘要:本研究总结了非定点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措施。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通过升级感控级别、加强区域消毒隔离、加强患者及家属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管理和培训、心理护理等措施,积极预防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慢性肾脏病患者透析治疗的顺利开展。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264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措施,通过采取“五位一体”的心理干预框架及相应措施,消除疫情期间血液透析患者的紧张情绪,并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为血液透析中心医护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患者心理问题及开展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304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个人防护措施。一线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防护知识,做到正确自我监测、落实防护措施、严格要求生活中的个人卫生、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心态,降低感染风险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0014
摘要:目的调查中山市护理人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参与疫情防治工作的一线护理人员,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进行调查。结果共计342名护理人员接受调查。HAD焦虑部分得分:0~7分246(71.93%)名,8~10分的60(17.54%)名,11~21分的36(10.53%)例。抑郁部分得分:0~7分251(73.39%)例,8~10分的51(1491%)名,11~21分的40(11.70%)例。不同年龄护士HAD量表抑郁部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段(≥41岁)的护士抑郁得分较高。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多数护士不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现象,应加强对高年龄段护士的心理关注。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0020
摘要:本文以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管理、转运流程管理、医护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提高疫情期间救治水平,同时保障医护自身安全提供参考。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007
摘要:本文根据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结合患者的反馈意见,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期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014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外科住院患者病房中的陪护管理制度及措施,主要包括严格把关入院标准、完善病房的消毒管理、加强陪护的教育管理等。疫情期间,制定并落实严格的陪护管理及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保障外科病房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02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院前转运过程中关注的问题,采取措施提高转运效率。方法对2020年1月21日—2020年2月9日经医院成功转运的4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访谈,总结患者转运过程中关心的问题。结果4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院前转运中关心的问题包括:“入院后是否会相互传染”,占89.36%(42/47);“我是怎么被传染的”,占85.11%(40/47);“家人会不会被传染”,占65.96%(31/47);“疾病能否被治愈”,占53.19%(25/47);“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占48.94%(23/47);“可以带哪些东西入院和费用”,占29.79%(14/47)。结论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转运过程中关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主动采取干预,以此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转运效率。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04
摘要:发热门诊是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专门用于排查疑似传染病患者、治疗发热患者所启动的预防预警机制。为了积极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本院迅速完善发热门诊管理,规范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严格患者筛查管理,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医患安全,遏制新型冠状病毒在院内传播。本文从发热门诊的布局、医务人员管理及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管理现状。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62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门诊预检分诊管理体会。结合医院传染病防控经验,根据医院建筑布局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和收治要求,门诊部设立预检分诊岗位,开展来院患者及陪同人员的筛查工作,从接诊流程、岗位分配与人员培训、安全感染控制3个方面防止传染病扩散,避免交叉感染,保证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68
摘要: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建立迅速的反应机制,制定完善的应急方案,尤其是护理人力资源的应急管理,成为医院顺利完成救治任务的前提。本文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应急管理策略。医院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职能,科学调配人力、统筹安排、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护士心理疏导等,保障护理工作高效进行。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7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医院发热门诊的建设和管理,包括就诊流程、人员调配、防控措施、人文关怀、人员培训等,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基层医院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提供参考。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80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临床一线护士的自我管理经验,包括隔离防护能力建设、工作胜任力提升、自我心理调适、工作生活模式构建等,以期为护理人员应对此类突发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应对策略的参考依据。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85
摘要: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的护理管理实践,主要包括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防控知识、应急预案、制度流程,重点加强物资管控、个人防护及病区清洁消毒、患者收治及健康宣教等。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07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小儿外科护理人力资源应急管理策略。通过建立可持续护理应急梯队、合理动态调配人力、重视感染防控培训、推行人文关怀举措等措施,进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对保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08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护理难度大,工作量重,对护士的技能和体力都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总结了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安排、作息调整以及热量摄入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护士体力的消耗,为持续的高质量护理提供保障。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34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零感染”的标准预防防护措施,包括上下班期间、病房工作期间、接触患者及家属时、休息进餐时、领取物资时等各时段的防护措施,旨在为临床非一线科室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的防护提供参考。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37
摘要:本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体会。疫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应做到:合理布局发热门诊;完善发热门诊工作和感控的制度及流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严格落实护理及相关人员培训;加强发热门诊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能有效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医院内的传播,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对能力,保障护理安全。
陈名桂,陈二辉,林美珍,凌传仁,邱寅龙,陈海振,刘杨晨,吴巧媚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44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隔离期间常见的心理特点,包括恐惧感、焦虑感、孤独感、悲观感,并初步探讨了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45
摘要:目的了解支援湖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3名支援湖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一线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护士基本情况以及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情况。结果参与调查的63名护士的CD-RISC总分为(76.21±13.06)分,其中乐观性维度平均(11.95±1.86)分、坚韧性维度平均(38.87±7.99)分、力量维度平均(25.38±4.14)分。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CD-RISC力量维度得分高于本科以下学历护士(P<0.05);已婚护士CD-RISC坚韧性维度得分高于未婚护士(P<0.05)。年龄、有无救援经历是支援湖北护士心理弹性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支援湖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士呈年轻化趋势,其心理弹性处于较低水平。高学历和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在心理弹性的力量性和坚韧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管理者应重视心理和救援培训以及优质卫生应急人力资源库的建立,从而更好地应对此类突发事件。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46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液科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感染的应急防控策略,包括成立负责疫情期病区管理及人员调配的应急管理小组,加强病房消毒管理,建立特殊时期应急管理程序及患者分流方案等,以期通过合理有效的防控策略,提高病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能力,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48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快速预检分诊培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思维导图对本院护理部紧急调配至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工作的126名临床专科护士进行岗位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预检分诊决策能力和分诊准确率。结果培训后分诊护士认知行为、经验及技术信心、批判性思维3个维度指标得分较培训前提高(P<0.05)。培训后分诊护士分诊至不同科室就诊的分诊准确率较培训前明显改善。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快速预检分诊岗位专题培训,能使临床护士快速掌握预检分诊知识,提升预检分诊决策能力和分诊工作时效,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49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应制定科学可行的制度和流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避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和疫情扩散。本文总结了非定点救治医院血液透析室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通过成立防控小组,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强化全员培训,多途径宣传教育;科学排班,分级管理;对全体员工、患者及家属严格筛查,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和消毒隔离措施。此外,医院应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及防控。在组织管理、制度修订、人员培训、工作和人员分配安排、患者及家属管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要基于科室实际情况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保障科室所有工作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73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净化科的防护措施和实践经验,包括积极组织院感培训,落实医护人员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及预检分诊,做好透析室环境消毒等,在保证科室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护到位的基础上确保治疗工作的持续开展。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93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隔离病区的建设经验。以管理过程理论为指导,依据管理的五大职能落实各项工作,短时间内使隔离病区工作步入正轨,确保了隔离病区护理管理质量。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94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选取2020年1月26日—3月14日福建省第一批进入金银潭医院进行救治任务而出现睡眠障碍的1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中Colaizzi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微信视频面对面访谈的方式了解医护人员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结果多种因素可影响医护人员的睡眠障碍,归纳为睡眠习惯的改变、对疫情的过分担心、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职业压力的影响、院感防护的影响。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一线医护人员睡眠质量不佳,应帮助医护人员从生理、心理各方面进行调节,提高其睡眠质量。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97
摘要:鼻咽拭子行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环节管理在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鼻咽拭子标本采集中的实践经验,包括护士抗压能力培训、穿脱防护环节管理、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流程管理、质量考核等,通过加强环节管理质量,保障医务人员工作安全,稳步提升护理服质量。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98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儿科病房制定了相关管理和防控策略,通过强化科内培训及相关防护操作,规范各类流程,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管理、物资管理、环境管理,杜绝一切可能的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障了病区内患儿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38
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20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不同时刻的手卫生执行率从高至低依次为体液暴露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不同职称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后和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执行率均<60.00%。接触患者后有无救灾经历或参加过救灾培训的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仍较低,管理者应进一步加强没有救灾经历或没有参加过救灾培训的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管理。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35
摘要:本文总结了广东省中医院隔离病区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运用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论,根据疾病证型和不同阶段实施辨证施护。此外,还应加强隔离病区的防护与消毒,积极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29
摘要:总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中应急管理的经验,为国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层社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通过构建包片健康网格化管理体系,完善防控规范措施,加强人员培训与督导,优化重点人群排查与健康管理工作流程,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社区防控宣传关口前移及社区包片健康管理等措施,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网底”作用,以确保防控工作规范有序,实现守好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31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普遍易感性,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因其自身免疫力低下和心理状态的特殊性,属于易感高危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更应关注其身体、心理和血糖的自我管理。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儿童青少年患者的心理调试和居家血糖管理实践,以期为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控制提供参考。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33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医务人员必须提高感染防护意识,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强化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感染防控措施,正确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阻断传播源,有效的保护好患者安全的同时做到医务人员“零感染”。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84
摘要:本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肿瘤科护理人员资源管理模式。在医院方针政策及护理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肿瘤科根据科室特点及患者情况,通过科学动态人力资源调配、制定人力资源调配表、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强调人文关怀,进行了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保障了护理质量安全和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对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73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妇科术后患者感染防控和护理管理措施。通过结合国家推荐方案和临床实际情况,妇科护理团队提出妇科术后患者的感染防控和护理措施,其中感染防控措施包括流动人员管理、医务人员防护、设置隔离病房、确定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转运流程和环境管理,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039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消毒物品的有序供应是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基于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理念,对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的回收、处理、供应过程进行管理,制订相应的计划及潜在失效分析,梳理COVID19感染复用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供应流程,以确保消毒物品的持续供给以及人员安全。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033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非感染病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医院应从医护员工培训、物资保障、患者及家属宣教、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加强医院感染质控督查、疫情的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进行流程化管理,护理人员认真落实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加强质控监督,积极预防交叉感染。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107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防控管理措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成立了防控小组和医护人员救援队,建立预检分诊机制,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加强医护人员及住院患者的心理疏导,规范各项制度及流程,严格各级人员的培训和宣教,严格把控消毒质量关,积极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148
摘要:本研究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消毒供应中心消毒流程规范、人员管理、物资管理、心理支持等经验,以期通过科学、完善、缜密的管理制度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无菌物品的供应以及全科工作人员的安全。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155
摘要:腹膜透析是尿毒症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一种。腹膜透析患者由于营养状况低下,身体免疫力低,并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本文初步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应急预案、医务人员的培训、患者就诊管理、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管理、病区管理和居家患者的管理。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174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作为疾病诊治的重点部门,其防护工作是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防护用品的使用、诊治流程以及呼吸机操作等环节的护理管理均要严格规范化、科学化。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177
摘要:本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临床一线护士日常工作中的防护要点,包括帽子、口罩、防护镜/防护面屏、防护服、鞋套的穿脱;病房空气消毒、物品消毒;治疗接触过程中的行为隔离;个人防护要点。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178
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液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0例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患者GAD7评分(10.76±4.89)分,PHQ9评分(13.82±5.59)分。焦虑检出人数105(70.00%)例, 抑郁检出人数95(63.33%)例。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携带中心静脉导管、目前是否住院、是否清楚家庭防护、疫情是否影响睡眠(P<0.05);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每月收入、是否携带中心静脉导管、目前是否在住院(P<0.05)。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血液肿瘤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医疗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保证患者按时治疗。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200
摘要: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若突发紧急事件,综合性医院如何有效、快速、安全地开展应对工作是防疫控疫工作的难点。本文总结了本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工作中突发事件的措施,通过有效的医疗护理指挥、完善转运流程、注重患者及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等措施,保证了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同行提供参考。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215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需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复用诊疗物品和医务人员的防护用具,同样具有高风险。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根据区域工作性质做好隔离区域的划分,根据岗位性质落实各岗位工作人员防护用具的穿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人员防护,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217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效的预检分诊能及时发现疑似病例,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本文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的预检分诊模式,包括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健康宣教、转送入院患者处理和预检分诊环节。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239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及疑似患者的手术应急护理管理措施,包括实施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指南、工作流程的学习,落实防护措施,制定急诊手术的操作规范及流程,关注科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重视人文关怀和增强科室凝聚力。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318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手术室工勤人员的管理实践经验,主要包括建立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流层,精细疫情防控物资管理等,尽可能保证患者和手术室员工的安全,避免医源性感染,确保手术室工作正常开展。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4042
摘要:目的调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的睡眠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中山市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230名一线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一线护士PSQI得分(7.02±3.69)分。是否担心自己及家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每周夜班频次、每周锻炼频次、是否参加过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是否需要心理援助是影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护士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睡眠质量较差,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改善一线护士睡眠质量。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212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住院患者的相关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9例血液病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基于现象学理论构建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患者进行深入访谈,整理归纳访谈资料后对访谈结果进行主题提炼。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生命质量下降;交换;认同;担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对血液病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存在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血液病患者在此特殊期间的切身感受和各方面需求,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3143
摘要:本文总结1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隔离观察期出现重型脑出血行手术治疗后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组建特护团队、特护团队防护培训、隔离病房规划、病区感控管理、神经外科重症护理风险识别及管理。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4051
摘要:本文总结了2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经验,包括成立ECMO转运小组、三级防护、转运前准备以及转运中和转运后的安全管理,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院内转运效率提供参考。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20005
摘要:本文总结了精神病专科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策略,包括门诊防控、发热患者的检查、病房防控、人员培训、清洁消毒工作、病区宣传教育、物资管理等方面,为医院应对突发疫情的组织管理提供参考。
2020(5). DOI: 10.12209/NursRxiv.20200507.01
摘要:本文总结了精神病专科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理管理措施。医院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制度、工作流程与管理规范,督查指导重点工作环节,成立隔离病区,做好门诊和病区管理,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组织全员培训考核,合理调配资源等,加强了护理管理体系的积极反应和有效应对,实现了患者和医务人员“零感染”目标。
郝玉芳,王斗,费宇彤,晏利姣,李学靖,张小艳,丛雪,曲畅,周雅静,彭可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501
摘要:针对特定循证问题的证据总结为临床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紧急状态下,证据总结的作用尤为凸显。但由于疫情突发,受时间、证据数量、证据质量等因素的限制,也给证据总结的制作带来了挑战。因此,在此疫情紧急状态下,本文针对证据总结类稿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
2020(5). DOI: 10.12209/issn2708-3845.04046
摘要: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抗疫一线护士的心理体验。方法对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名一线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了解一线护士的心理反应及工作体验,并采用 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所收集的资料。结果访谈共归纳提炼出心理(责任感与使命感/恐惧、焦虑、紧张/无助、自责等)、生理(疲惫/不适)、社会(面对舆论压力的反应)3个层面的主题。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工作重、心理压力大,医院管理层面除了在日常工作中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培训外,还应该给予护士足够的人文关怀及正向激励,充分发挥社会的正向支持作用,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促进护士的心理健康。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5号3幢203室 邮政编码:210037 联系电话:+86-25-85552880
E-mail:admin@zxyjhhl.org.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CP: 苏ICP备20220434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