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online)2708-3845

NursRxiv

+高级检索 English
  • 2020年第8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住院老年病人失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30001

      摘要 (137) PDF 386.61 K (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住院老年病人的失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简明版本老年失能评估量表(EDAS-SF)对厦门市某三甲医院216例老年病人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住院老年病人失能发生率为67.13%(145人);其中轻度失能63人(43.45%),中度59人(40.69%),重度23人(15.86%)。住院老年病人失能总分情况为15.22±5.9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F=1.00,P<0.001)、居住地(t=-3.48,P=0.001)、家庭居住方式(t=4.61,,P<0.001)、患慢性病种类(F=17.52,P<0.001)、自评健康(F=32.73,P<0.001)、经常感到沮丧或情绪消极(t=-2.94,P=0.004)对住院老年人失能有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居住方式、患慢性病种类、自评健康是老年人失能的影响因素。 结论 住院老年病人多数存在失能状况,大部分为轻、中度失能,应针对高危人群开展防控措施以降低住院老年人的失能率。

    • 创伤专科护士培养需求的质性研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7001

      摘要 (168) PDF 378.97 K (3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并分析创伤专科护士培养的需求,为创伤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参考,同时为创伤救治护理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12月-2020年2月,对某省部分医院创伤相关科室医师、护理管理者12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按照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1)创伤专科护士设置是完善创伤救治体系的必要条件;(2)规范准入标准是创伤专科护士设立的基础;(3)完善创伤专科培训是培养创伤专科护士的关键;(4)明确角色职责是培养“一专多能”创伤专科护士的前提。 结论 创伤专科护士在创伤救治体系中具有必要性,构建创伤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和审查标准、制定规范的创伤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及内容是创伤专科护士的培养基础,并且创伤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也应符合我国临床实践需求。

    • 癌症幸存者照护计划的研究进展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7002

      摘要 (93) PDF 334.97 K (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每年近400万人被确诊为癌症。由于癌症幸存者面临癌因性疲乏、睡眠障碍、情绪异常等症状负担,其生存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6年,美国医学研究所提出一种解决癌症幸存者生存问题的策略,即幸存者照护计划(SCP),并将其推荐为改善癌症幸存者健康的工具。同时,国际移民组织建议将SCP作为癌症幸存者的标准护理之一。SCP的运用将关注到癌症幸存者从治疗到后续护理的所有信息及其需求,可充分体现以幸存者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理念。本文对国外SCP的发展现状、基本内容、影响实施的因素及未来研究方向展开综述,为国内开展SCP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疫情下中国护理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6001

      摘要 (484) PDF 351.08 K (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系统查阅参考文献、全面总结教学经验等方式,梳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理学专业实行线上教学的优势与存在问题。线上教学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疫情对医学护理学教育发展及进步的打击,并打破了护理学教育的时间、地域限制,实现了学科资源的共享化,避免出现因经济、文化及教育差异引起的护理学教育发展不公平、地域差异大、等级分明的现象,对促进我国护理学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及意义。线上教学也存在明显缺点:护理学是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即使线上教学能够模拟一些临床场景,但仍无法完全取代,仍需结合病人进行实践的学习及教育。有效地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并不断改善其局限性是线上护理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 新生儿日间蓝光诊疗模式的初步建立和探讨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5003

      摘要 (122) PDF 386.14 K (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拟通过构建新生儿日间光疗模式,优化整合医疗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新生儿日间服务需求的内涵。方法: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配置相关设施设备,严格日间光疗的纳排标准,简化流程,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加强随访制度和实施中的质量控制。结果:日间光疗组在院平均时间低于住院光疗患儿,患儿陪同家属的自评无焦虑情绪,黄疸相关健康教育宣教及效果良好。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无其他合并症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日间光疗模式进行治疗。

    • 1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肠道灌注不良的围术期护理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5002

      摘要 (63) PDF 317.38 K (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1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肠道灌注不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包括紧急转运、疼痛控制、肠道灌注不良的观察及处理、循环系统维护、营养支持等护理,患者25天后康复出院。

    • 基于网络的认知行为疗法对产后抑郁症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5001

      摘要 (138) PDF 653.16 K (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基于网络的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 ICBT)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 、Cochrane Librery 、Web of Science 、CBM 、知网 、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ICBT治疗产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5月。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个研究,985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ICBT能降低产后6个月内抑郁患者的抑郁水平[SMD=-0.68 ,95%CI(-0.83,-0.53),P<0.00001],但对产后6个月后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不明显。结论 ICBT对产后抑郁患者具有较好的短期干预效果,但对产后6个月后抑郁症状的改善效果尚不明确。

    • 一例宫颈癌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支持的病例分享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4001

      摘要 (46) PDF 322.20 K (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一例放化疗期间营养支持效果较好的宫颈癌患者营养过程,基于该病例总结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营养支持的路径进行推广。通过对宫颈癌患者进行营养筛查、营养评估、制定患者营养计划、协助及监督落实营养支持、营养健康教育、出院随访患者营养状况等对宫颈癌患者进行全程营养管理。联合营养师根据患者对患者放化疗期间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及时更改营养方案并指导落实营养措施,观察营养效果。患者顺利完成了三个周期化疗、28次放疗、5次后装治疗,疗效评价SD。出院随访患者营养状况稳定。

    • 低分子肝素致皮肤瘀斑伴血小板减少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 1例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1003

      摘要 (64) PDF 417.77 K (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低分子肝素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凝药物,桥联抗凝是指在停用口服抗凝药物期间给予短效抗凝药物的过渡治疗策略,从而降低围手术期血栓栓塞发生风险的同时避免抗凝相关的不良出血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ACS患者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 若未及时干预和治疗, 待病情迁延很容易形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 。本文报道1例低分子肝素致皮肤瘀斑伴血小板减少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

    • 有氧运动在乳腺癌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4003

      摘要 (161) PDF 343.27 K (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有氧运动在乳腺癌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从有氧运动的主要内容、具体应用及机制、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三方面进行总结有氧运动在乳腺癌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为临床乳腺癌患者康复中有氧运动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方向进行思考与总结。

    • ICU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及护理策略的探讨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1001

      摘要 (60) PDF 354.27 K (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ICU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策略,为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ICU 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77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28d,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41例,死亡组3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危险因素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是否出现皮肤花斑;ICU监测指标:平均动脉压、休克指数、每小时尿量; 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钠离子浓度、钙离子浓度、动脉乳酸浓度;实验室检测指标:血小板、白蛋白、总胆红素、超敏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钙离子浓度、动脉乳酸浓度和APACHE Ⅱ评分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动脉乳酸浓度和APACHE Ⅱ评分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1、0.731。结论:动脉乳酸浓度和APACHE Ⅱ评分是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在治疗和护理中针对性给予相关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护理管理研究进展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1002

      摘要 (456) PDF 357.07 K (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围术期血糖管理与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关系紧密,控制血糖水平是围术期血糖护理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对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护理管理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针对不同的管理方式各有利弊,因此,本文就较为成熟的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综述,旨在寻找适合临床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护理管理模式,为外科护理管理者做好控制患者围术期血糖护理管理方法提供借鉴,为丰富专科护士种类及完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体系提供参考。

    • 回授法在健康教育中的研究进展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0001

      摘要 (151) PDF 331.45 K (2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回授法是一种信息双向传递的健康教育方法,本文从回授法的概述、优势、实施、应用效果、注意事项及展望等方面,对有关回授法健康教育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回授法在健康教育领域更好地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 护理专升本女生同理心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0002

      摘要 (146) PDF 379.98 K (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专升本女生同理心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对138名护理专升本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升本女生同理心得分为(114.64±13.53)分;非独生子女、农村生源、对当前医患关系态度失望的同学同理心量表总分(均P <0.05)及观点选择维度高于独生子女(t =-2.242,P =0.027)、城镇生源(t =-2.429, P =0.017)、对当前医患关系态度满意及无所谓的同学(F =3.335 , P =0.039),曾担任班干部同学的同理心量表总分及观点选择维度、情感关怀维度、换位思考维度均高于未曾担任班干部的同学(P <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曾担任班干部是影响护理专升本女生同理心水平的因素。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护理专升本女生的同理心量表得分高于国内相关本科与专科的调查,但仍存在提升的空间。学校应增加班级职位的设置,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 ;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制定适当的教育培养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同理心水平。

    • 耳穴贴压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改善糖尿病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20003

      摘要 (53) PDF 337.09 K (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在改善患者糖尿病便秘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择147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法,对照组患者只接受生活方式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中便秘治疗疗效达到“治愈”或“好转”的占97.2%,干预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8)。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糖尿病便秘。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动静脉内瘘PTA术后并发症的应用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9001

      摘要 (105) PDF 422.45 K (3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PTA术后并发症及再次失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在我院长期规律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因动静脉内膜增生狭窄或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堵塞,行超声下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percutaneous tranluminal ngioplasty PTA)术后86例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时间段分组,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科行PTA术的的患者38例为对照组;术后实施内瘘常规护理,实验组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科行PTA术的的患者48例,通过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的38例患者,使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对PTA术后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分析原因,制定完整的计划和措施,并按计划对实验组患者实施HFMEA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入组后建立PTA术后内瘘使用档案,在入组0、3、6、12对患者血管条件、内瘘血流量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血流量及静脉压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年内感染、皮下出血、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假性动脉瘤,以及内瘘再失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失效模式的RPN值。结果 观察组使用HFMEA后,血流量及动态静脉压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皮下出血、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内瘘再次失功等方面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效模式的RPN值总分由2454分降到630分,下降率为74.3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可以预见PTA术后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的失效环节,通过RPN值的高低,针对高风险项目进行改进和调整,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患者内瘘的风险防控,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有效减少了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延长了患者内瘘使用寿命,降低了内瘘再次失功的发生率,保护了透析患者生命线,提高了透析患者依从性。

    • 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模式的探索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9002

      摘要 (75) PDF 333.63 K (3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初步探索出适合中医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临床技能考核模式,为确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达到的临床操作技能标准和临床实践能力规范化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历时5年选取本校2015-2017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25人,分别进行基础实践能力考核与毕业综合技能考核。结果 2015级、2016级和2017级基础实践能力考核总成绩分别为87.63±1.16、85.64±2.17和88.88±3.83,三个年级的各项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15级-2017级毕业综合技能考核总成绩分别为87.50±1.12、89.77±1.39和90.08±0.99,三个年级的护理专项评估、基础护理操作、中医护理操作和总成绩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 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组织严密的护理临床考核方式,不断优化完善临床考核评体系,结合中医护理专业特色,构建适合中医类院校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考核体系和培养模式。

    • 皮内针对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疗效观察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2003

      摘要 (61) PDF 292.90 K (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皮内针”对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7月入住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52例,按随机数字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的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皮内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24h、48h、72h的疼痛强度及术后排气排便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疼痛强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后采用皮内针治疗对缓解术后非切口疼痛有良好效果,且可有效的促进排气排便。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应用急救医疗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8004

      摘要 (170) PDF 355.51 K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起病危急,发病凶险,病情危重,进展迅速,是造成冠心病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AMI患者症状发生后3小时内是最佳抢救时间,在这段黄金时间内,呼叫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能快速转运患者,并采取急救措施,为患者的再灌注治疗节省了宝贵的时间,也为抢救患者打开了绿色生命通道。但遗憾的是,国内外AMI患者对EMS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很多AMI患者发病后未及时呼叫EMS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本文主要综述AMI患者院前应用EMS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其院前自我急救能力奠定证据基础,为临床开展AMI患者院前自我急救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 老年慢病患者对中医护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8003

      摘要 (120) PDF 420.83 K (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病患者对于中医护理的真实体验。方法:本研究以执行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对9例接受中医护理技术的老年慢病患者进行开放式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医护理对老年慢病患者有着显著疗效,能够缓解疾病症状、调整起居作息、改善不良情绪;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问题:对中医护理知识的需求及对中医护理效果的迫切。结论: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推动中医发展,注重培养中医专科护理人才,并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真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膀胱肿瘤患者灌注化疗决策过程的现象学研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8002

      摘要 (88) PDF 362.19 K (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膀胱肿瘤患者灌注化疗决策过程的真实体验及感受,明确其决策过程的具体内容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构建膀胱肿瘤患者参与灌注化疗决策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甘肃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2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用Colaizzi7步分析法整理资料。结果 决策过程可归纳为两个主题:主题1: 灌注化疗决策呈阶段性(决策认知的形成、决策信息的获取、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决策的参与、决策结果的评价);主题2:决策参与的影响因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职业素养、家属的支持)。结论 医护人员在膀胱肿瘤患者灌注化疗决策过程中应为其提供规范化、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引导患者理性参与决策,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和治疗依从性,最终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

    • 老年人中医养生护理需求研究现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7003

      摘要 (44) PDF 370.22 K (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医养生自古便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中医护理是促成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中医养生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文献分析老年人在中医养生方面的需求与影响因素,以期针对性开展以中医养生治未病为核心的中医护理,从而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江门地区四家二级综合医院护士执业环境测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7001

      摘要 (140) PDF 526.38 K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江门地区二级综合医院护士执业环境现状,为改善护士执业环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执业环境测评量表》于2020年5月对江门地区四家二级综合医院1001名护士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了解护士执业工作制度与流程的建立、护士培训、医院管理参与度、薪酬待遇、工作被认可度等情况。结果S 护士执业环境测评的36个条目中得分最高的前3个是“医院有清晰的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并能有效落实、“医院对新入职护士有系统培训”“各护理岗位职责清晰”;而得分最低的后3个是“护士薪酬在社会各行业所处水平”、“医院的薪酬分配制度合理”、“护士有机会参与决定医院/科室事务”;各维度得分中最高的前3个是:医护合作、临床护理专业性、领导与沟通;得分最低的后3个是:薪酬待遇、社会地位、医院管理参与度,护士;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均分为(56.11±21.20)分。结论S 本次江门地区四家二级医院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得分偏低,护士执业工作制度与流程的建立、护士培训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在护士薪酬待遇、参与医院管理方面急需改进。建议二级医院管理者应重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从而改善护士执业环境中的薪酬待遇问题;积极创造和发展护士参与医院管理工作,提高护士工作主动性及维持护理团队的稳定性,从而不断提升护理质量。

    • 同伴支持在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7002

      摘要 (105) PDF 341.92 K (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PCI术后患者积极进行心脏康复,对减缓或者抑制防冠心病进展、降低再次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运动耐量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深刻意义。目前同伴支持干预模式已在糖尿病管理、恶性肿瘤护理等领域研究越来越多,是国际公认的慢病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方面开展研究较少,现就同伴支持对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对护理本科生课程设置研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4001

      摘要 (113) PDF 440.34 K (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应用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构建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和基于核心能力的课程设置方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方法 运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筛选并确立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和课程设置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 经过2 轮函询后,各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确定了8项一级指标、64项二级指标及8项核心能力课程群,各级指标的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0,具有良好的逻辑一致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及课程设置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其研究结果可为护理本科生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及依据。

    • ICU后综合征患者于普通病房内功能锻炼的研究现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4002

      摘要 (66) PDF 331.61 K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述ICU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功能锻炼的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几种功能锻炼的方法、效果评价工具、安全防护措施等,并分析影响锻炼实施的因素,为今后更好地实施功能锻炼、改善ICU后综合征提供借鉴。

    • 消毒供应中心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清洗质量的影响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3001

      摘要 (126) PDF 326.52 K (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清洗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手术使用后手术器械480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E组,每组各96件,分别对应采用直接放置、预冲洗、喷水保湿、喷酶保湿、多酶溶液浸泡的预处理方式,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下,滞留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差异。 结果 在5个时间段下5组不同预处理方式中,B组和E组预处理方式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均保持在93.75%以上,A、C、D三组预处理方式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分别相差很大且不稳定;5组不同预处理方式,随着滞留时间延长,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下降,当滞留时间超过3h后,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下降明显;对无关节、有关节、带孔或有齿手术器械进行5组不同预处理后再进行清洗,B组和E组预处理方式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均保持在93.75%以上,A、C、D三组预处理方式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分别相差很大且不稳定。 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长时间滞留手术器械进行预冲洗或多酶溶液浸泡的预处理方式下清洗质量最佳。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3002

      摘要 (55) PDF 330.26 K (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中医体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相关性研究进展,通过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总结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进行辩证施护的必要性,辨别内异症患者的体质特征,从而辨体防病、辨体防变、辨体防复,制定相应的防治原则和中医护理方法,调理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偏颇体质,以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的发生并减轻病情进一步的发展。本文通过了解内异症痛经患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通过中医体质理论进行辩证治疗以及辩证施护提供参考。

    • 认知行为疗法对临床护士负性情绪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2001

      摘要 (191) PDF 556.00 K (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认知行为疗法(CBT)对临床护士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2月,收集有关CBT对临床护士负性情绪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总样本量8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负性情绪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MD)=-15.29,95%CI(-18.84,-11.74),P=0.000]、抑郁评分[SMD=-1.06,95%CI(-1.32,-0.81),P=0.000]、焦虑评分[SMD=-0.92,95%CI(-1.10,-0.74),P=0.000]、压力评分[SMD=-0.86,95%CI(-1.15,-0.98),P=0.000]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CBT有助于缓解临床护士心理上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在压力情绪方面可能有缓解作用,还需进一步验证。

    • 排序补位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弹性排班中的应用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2002

      摘要 (129) PDF 321.93 K (6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运用排序补位管理的方法实现手术室护理排班的“可预测”性,提高护理排班效率。方法 对手术室护理排班的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基础班次,合理安排人员,将所有的班次进行分层排序,确定“排序”周班表,设置“补位”序号,若有特殊情况(比如请假、补休等)需要调班,则按照顺序进行补位,序号越大下班越晚。结果 护理排班的效率提高,调班有据可依,实现调班的“可预测”性,护士由被动调班转变为主动调班,满足临床需求。结论 运用排序补位的方法来管理手术护理排班,既让护士长在调班的时候有据可依,减小调班压力,提高排班的效率,也让护士能够预期未来的排班,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调动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 减重患者术后随访需求的质性研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1003

      摘要 (286) PDF 431.76 K (9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调查减重术后患者随访需求,为优化减重术后随访程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对18名减重术后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 结果 本研究提炼出4个主题,即:特殊时期患者对随访的需求更高;随访内容的需求;随访方式需求多样;卫生服务资源需求。 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减重术后相关知识的宣力度,建立以个案护理模式和多学科管理相结合为基础的随访体系,加强医患间沟通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干预措施,提高随访依从性。

    • 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预冲在高通量透析中的应用和护理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1002

      摘要 (230) PDF 367.02 K (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预冲在高通量透析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40例高通量透析的患者分别采用对照组和观察组方法,对照组采用密闭式循环的预冲方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的预冲方法,两种方法均观察13次。观察两组患者管路及透析器凝血程度、管路预冲排气效果以及治疗中静脉压、跨膜压升高予以生理盐水冲洗管路或提前结束透析的例次。结果 观察组的透析凝血率为11.73%,对照组的透析凝血率为30.19%,观察组透析凝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预冲排气效果更好(x2=15.156,P<0.01);观察组透析过程中因静脉压、跨膜压升高予以生理盐水冲洗管路或提前结束透析的例次低于对照组(x2=12.691,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密闭式循环联合超滤的预冲方法能有效降低了患者透析中凝血的发生,排出循环管路内的空气使管路预冲充分,并且,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

    • 思维导图在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1001

      摘要 (100) PDF 341.86 K (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就思维导图在国内外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拓展其应用范围,为思维导图在我国护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医护人员对加速康复外科胃癌手术护理质量评价的质性研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0003

      摘要 (126) PDF 372.80 K (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对胃癌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的体验, 为构建加速康复外科胃癌手术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通过深入访谈得到与护理结构质量相关的主题为传统观念和习惯的束缚、护理人员配置,与过程质量相关的主题为多学科团队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加速康复胃癌手术护理路径、疼痛管理和营养风险筛查,与结果质量相关的主题为焦虑、抑郁发生率。结论 通过与12名医护人员的深入访谈,初步得到了与胃癌护理质量评价的 7个相关主题, 为今后胃癌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依据。

    • 改良移除敷贴法在早产儿PICC管路维护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0001

      摘要 (236) PDF 358.62 K (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移除敷贴方法在早产儿PICC管路维护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在我院NICU入住且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2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4例,在PICC维护中,更换敷贴时对照组采用常规移除敷贴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敷贴移除法,比较两组患儿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及患儿哭闹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皮肤张力性损伤、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表皮剥脱、皮肤撕裂、导管继发性异位、穿刺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哭闹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移除敷贴法可有效减少早产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及导管继发性异位、穿刺口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患儿的哭闹,对于早产儿PICC维护有重要意义。

    • 二胎护士长返岗后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研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10002

      摘要 (131) PDF 377.88 K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二胎护士长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投入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绵阳地区19家二级及以上医院生育二胎已返岗的护士长92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工作投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二胎返岗护士长的工作家庭冲突总分为(42.500±15.154)分,工作投入总分为(61.23±21.976),护士长工作投入与工作家庭冲突中的时间成正相关,与行为和压力成负相关,p<0.05。结论 二胎返岗护士长的工作家庭冲突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投入处于较高水平,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为二胎返岗护士长提供工作支持政策,降低二胎护士长的工作家庭冲突。同时二胎返岗护士长也应该积极寻求各种社会支持,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抗压能力。

    • 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教育干预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07001

      摘要 (101) PDF 327.94 K (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教育干预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可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教育及心理支持,但干预流程和评价标准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 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现况的质性研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07002

      摘要 (155) PDF 404.18 K (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现况,为制定此类患者的居家运动康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即患者居家运动康复认知不足、负性心理反应、缺乏家庭支持、缺乏专业的个体化运动指导。结论 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康复受到多重阻碍,开展现况不理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居家运动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可行的个体化居家运动康复方案,提高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积极性。

    • 436例耳鼻喉科患儿全麻术后恢复期躁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06001

      摘要 (111) PDF 383.08 K (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患儿全麻术后恢复期躁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科进行全麻手术的436例患儿,运用Riker镇静-躁动量表(SAS)评估患儿恢复期躁动情况,根据躁动是否发生,分为躁动组(171例)和非躁动组(265例),运用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手术史、术后疼痛、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等待时间、术中有无使用拮抗剂、手术疾病种类、手术体位及手术时间对躁动发生的影响,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36例患儿中有171例在恢复期发生躁动,发生率为39.2% 。轻、中、重度躁动的发生率分别为27.1%、8.7%、3.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疾病种类、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是患儿全麻术后恢复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耳鼻喉科患儿全麻术后恢复期躁动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患儿躁动发生率。

    •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喉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06002

      摘要 (109) PDF 351.35 K (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术后咽喉痛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常见且容易忽视的并发症,是由气管插管造成咽喉部和气道黏膜损伤,局部刺激和炎症反应所引起的。本文综述了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喉痛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评估方式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中草药溶液漱口、经皮穴位电刺激、膏药穴位敷贴、雾化吸入等护理干预措施),为护理人员管理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痛和规范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 延续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的Meta分析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05002

      摘要 (131) PDF 850.21 K (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延续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状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CNKI、VIP、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搜集神经根型颈椎病延续护理的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9月。由2位课题组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对文献进行风险偏倚评价后,应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个RCTs,共52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延续护理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4.95,95%CI(-5.90,-4.00),?<0.00001),在临床效果评价方面,延续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1.07,95%CI(2.48,49.35),?=0.002]。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延续护理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降低以及临床效果评价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上述结论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行证实。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压疮护理管理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05001

      摘要 (221) PDF 419.88 K (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老年髋骨骨折引发皮肤压疮为例,从医院、社区和家庭三个层面总结和分析目前皮肤压疮的护理管理。首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压疮的护理管理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描述及点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皮肤压疮发生的最显著、最与众不同的特征。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在急病住院期间尽可能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还强调在手术出院后的康复期间施行完整的、持续的针对压疮的防护同样不可或缺。因而医院、社区、家庭三方面的联系和融合十分重要;归根结底是期待全跨度、全方位、多方面的针对骨折压疮的完整防护措施。

    • PDCA循环应用于疼痛护理文书记录的效果评价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04003

      摘要 (182) PDF 346.61 K (7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PDCA管理工具在疼痛护理文书记录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PDCA的管理方法,建立护理文件书写检查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准备相关材料并对护士进行针对性培训、修订完善护理文件书写标准。以护理文件书写三级质量控制小组督查的方式对实施PDCA前后疼痛护理记录单的主要问题点发生频次、主要问题点发生率、疼痛护理记录单错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我院疼痛护理记录单的主要问题点发生频次、主要问题点发生率、疼痛护理记录单记录错误率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 应用PDCA循环能够有效降低疼痛护理文书记录的错误率,进而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整体质量。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研究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04002

      摘要 (250) PDF 427.29 K (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进行调查,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2018年6月至12月我院呼吸内科老年COPD患者,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对107名住院患者开展COPD防控知识、态度、行为及一般资料问卷调查,计算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PD防控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总体知识知晓率为26.1%~74.1%,态度支持率为43.0%~77.8%,行为执行率为32.6%~71.0%。知识与态度成正相关关系(rs=0.303,P=0.002);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因COPD住院次数;态度和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结论 老年COPD患者存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知识、态度、行为不足;文化程度越高,其COPD防控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也越高。COPD患者病情防控知识急需普及,防控行为有待提升,应特别关注年龄高、文化程度低的患者。

    • 综合病例下单站点考核模式在新毕业护士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04001

      摘要 (66) PDF 296.66 K (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病例下单站点考核模式在新毕业护士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7年新毕业护士74名,使用综合病例下单站点考核模式,设计临床病例情景,根据各科室常见疾病案例设置病情变化及护理操作要点,设置站点内的场景,时间25分钟,由主考老师对考生进行评价打分,考试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新毕业护士和考官对综合病例下站点式的护理技能考核模式的评价。 结果 74名新毕业护士考核平均成绩为75.46分±5.96分,一次通过率为87.8%;85.1%的新毕业护士认为综合病例下站点式考核模式考点设置合理;81.1%的新毕业护士认为此模式时间安排合理;83.8%的新毕业护士认为考核内容难度适中;71.6%的人认为SP的表现好;43.2%的人表示适应此考核模式;86.5%的人认为该考核模式更能反映个人综合能力;75.7%的人认为该考核模式可明确下阶段学习目标。18名考官一致认为此考核模式形式优于传统考试模式;认为综合病例下站点式考核模式有利于护士把理论转化为职业能力,有利于培养新毕业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评估能力、决策能力、专业素养等。结论 新毕业护士技能考核采用综合病例下站点式考核模式,有助于培养新毕业护士评估、判断、分析、决策、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且能对新毕业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此考核模式越来越被临床培训者采用。

    • 中医护理缓解痔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03001

      摘要 (149) PDF 408.21 K (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综合目前痔的发病趋势,回顾近年来痔术后镇痛所采用的中医护理方法,论述各种中医护理缓解痔术后疼痛的方法及疗效,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痔术后镇痛中的推广应用价值,总结现存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痔术后镇痛护理提供参考。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扬州地区肿瘤患者和医护人员心理情况的调查分析

      2020(8). DOI: 10.12209/issn2708-3845.20200803002

      摘要 (137) PDF 314.59 K (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疫情下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对医院各种预防措施的配合程度,了解患者焦虑的因素与程度,听取患者在疫情期间对医院诊疗措施的建议。调查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及对工作环境的期望,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家庭焦虑情况以及疫情后对工作环境的期望。方法:选取扬州地区肿瘤患者及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星电子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99.3%的患者担心因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如期化疗,影响治疗效果;80.2%的患者支持医院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47.3%的医护人员参加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76.36%的医护人员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73%的医护人员及家属对于职业暴露风险表示有较大的压力产生焦虑;80%医护人员靠自己排解工作压力;94.54%医护人员希望疫情后能改善工作和休息条件。结论:疫情给正常的医疗工作带来巨大影响,肿瘤患者因不能获得如期治疗而焦虑,医护因职业暴露风险大有工作压力。需及时关注、调整患者和医护人员心理状态,营造良好的诊疗秩序,保障患者健康需求。